独家丨张文宏:“二阳”波峰不会高,预计有长尾效应|环球最资讯

2023-05-18 20:09:56 来源:魔都眼

关于“二阳”话题的热度


(资料图片)

近日居高不下。

随着身边

二次感染新冠的人数有所增加,

大家关心,

近期是否会迎来一波感染高峰?

再感染的风险有多大?

透视记者今天独家专访

华山医院感染科两位专家。

二阳不用紧张 脆弱人群加强防护

据数据监测,4月中下旬以来,全国报告的新冠确诊病例数呈现上升趋势,不过近一周来,上升趋势已经有所减缓。

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认为,距离去年新冠感染高峰已经过去半年,上一轮感染过的人群体内保护抗体逐渐降低,“二阳”增加是正常情况。但是,抗体水平降低不代表抗体全无,对社会面而言,免疫屏障虽会弱于三四月份,但依然存在。

张文宏同时指出,近期“首阳”“二阳”病例数增多符合病毒传播规律,也在他们的预估之内,预计这波感染的波峰不会很高,“二阳”的病人症状也会较轻,但散发感染的情况持续时间会有所延长。

张文宏

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、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

“哪怕是出现第二波(感染高峰),大家也不要太紧张,就流行病毒它本身的客观规律而言,一定会有这一波,我们免疫屏障仍然存在,这一波‘二阳’波峰会来得低很多,没有第一波高。但是宽度要比较宽。也就是说,它有比较长的长尾效应。”

去微信-发现-关注"看呀STV"视频号

听听张文宏医生怎么说

华山医院感染科副主任王新宇认为,“二阳”感染波中最需要关注的仍是脆弱人群,包括抵抗力较低、合并多种基础疾病的老人、肿瘤患者和孕妇等。这些人群感染后,重症概率比较高,因此近期应减少不必要的聚集,加强自我防护。一旦出现呼吸道症状,应尽早就医明确诊断,根据医嘱接受药物治疗,并做好病情监测。 

王新宇

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副主任

“如果出现了症状,脆弱人群要及早去做检测,看看自己有没有感染新冠,如果是有感染,要尽快去干预,我们现在有很不错的抗病毒药物,配了药回去吃,现在也不需要住院。但是,监测是要自己做好的,测氧饱和度、测心率、测运动之后有没有呼吸气促,如果症状没改善,虽然是小概率事件,但还是有可能需要及时复诊,甚至于要住院观察。”

去微信-发现-关注"看呀STV"视频号

看更多精彩视频

首阳二阳对半开 药品储备充足

从沪上医院接诊情况来看,近期接诊的发热病人相比四月有所增加,以首次感染新冠病毒为主。不过,最近1至2周,二次感染新冠的比例有所增加。从症状来看,绝大部分是轻症。

浦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热门诊今天上午共接诊19位患者。相较于前段时间,接诊量翻了一倍。

患者李女士昨天刚从贵州旅游回来,今早起床后感觉有些头晕、喉咙干痒,一测体温37.8℃,抗原也显示为“两道杠”。和去年12月首次感染相比,这一次的症状轻了不少。

由于自身患有肺部和甲状腺基础疾病,李女士想尽量缩短病程,于是申请口服小分子药处方。不过医生强调,服用前需先评估肝肾功能。

陈海逸

浦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生

“因为小分子药是对肝肾有毒性的,所以要求病人近期要测过肝肾功能,没有明显的肝肾功能不全的话,家庭医生会给他写一个申请报告,然后有专门指定的一些具有开具小分子药物的权限专家,给病患开这个药。”

还有不少患者是首次感染。虽然也有不同程度的“刀片嗓”“水泥鼻”,但是因为避开了去年年底的感染高峰,就诊治疗没有遇到困难。陈先生在上周出差期间感染,返沪后第一时间去三级医院问诊,今天已基本康复,再来家门口的医院做个检查。

陈先生

患者

“其他症状没有,就是喉咙疼,巨疼,疼得就是像刀割的一样,就咳嗽。两三天就感觉人舒服多了。我感觉很正常,就像感冒一样。”

医生介绍,最近接诊的患者,年龄分布比较均衡,而无论是“首阳”还是“二阳”,症状普遍集中在上呼吸道。针对常见的发热、咳嗽、咽喉痛等症状,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配备了充足的对症治疗药物。

院方介绍,部分轻症的“二阳”人群也会选择自行在家休养,有需要的时候,可以在线上向签约医生咨询问诊。

60多岁的卢阿婆,是长宁区华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签约居民。昨天自测抗原后,发现是第二次感染上新冠,于是在微信里向签约医生袁柳汇报了情况。袁医生立即给卢阿婆拨去视频电话询问症状、指导用药。

卢阿婆

社区患者

“昨天头痛得很厉害,后来袁医生叫我吃了一粒克感敏,感觉好多了,头不痛了。”

华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介绍,五一假期结束后,社区接诊的新冠阳性患者略有增加。目前,社区14位全科医生都通过自己的签约群,与居民建立了便捷的沟通渠道。

标签:

上一篇:世界即时:DIGITIMES Research:全球前5大笔电品牌4月份出货量环比下降30%
下一篇:最后一页